武汉理工大学“云校庆”师生校友云聚送祝福
“长江滨,南湖畔,理工筑梦想;薪火传,源流长,育人谱华章……”伴随着熟悉的旋律,身处五湖四海的理工学子“线上拉歌”共同唱响《卓越之歌》,表达责任担当的青春志向和对母校的衷心祝福。
5月27日,是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的日子。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能回到校园的广大理工学子和海内外校友,通过“云学术”“云祝福”等系列“校庆日”线上活动,为母校“云庆生”。
“博学理工”呈上86道学术“大餐”
“这次线上学术研讨会报告主题十分鲜明,讨论也很热烈,极大增强了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加强了青年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在5月27日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的线上青年学术研讨会上,听了四位青年学者作主题报告后,谭刚健教授感慨地说。
(校友线上作报告。武汉理工大学供图)
“邮轮上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考虑通风方面的预防措施?”“豪华邮轮能否考虑安装新风系统?”5月28日上午举办的“中型和极地邮轮项目学术研讨会”上,嘉宾才作完报告,与会者就迫不及待地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之进行探讨。
人才培养基地建议及研究、结构响应极值预测、建材装备及高端制造、新能源与储运……“博学理工”系列学术活动公告上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
武汉理工大学邀请材料、汽车和交通领域的知名学者、中央大型企业骨干等分享三大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动态及未来重大科技需求等,助力学校发展。各学院(中心、所)在“校庆日”期间精心筹备了86场“博学理工”系列学术讲座及活动,与全校师生和校友同享学术“大餐”,仅27日就组织了33场学术研讨交流、讲座报告、科技成果展览和评价会等。
以视觉化的方式展示设计文案,并加以动画辅助说明,添加应用场景,在线对公众展出……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抗疫”优秀设计作品展吸引着大家关注的目光。移动式病床舱、翻转隔离课桌、负压送风面罩……这些别具创意的设计出自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之手,他们学着以设计师的视角,观察和审视此次疫情折射出的现有医疗和卫生产品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所学设计了这些作品,用专业特色优势,为“校庆日”献礼。
全媒体互动云集近70万师生校友祝福
“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在学校里相聚,但在云端共同唱起了《卓越之歌》。”资环学院地信1801班学生李娅楠说。
(理工学子云端共唱《卓越之歌》。武汉理工大学供图)
5月25日-26日,理工易班在QQ公众平台上发起“卓越献礼大接龙,线上共唱一首歌”的网络传递活动,李娅楠所在学院和其余23个学院一起发布了同学演唱《卓越之歌》的视频,并附上对学校的深情祝福。两天时间,线上传递累计浏览量超过4万次。5月27日,理工易班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校庆献礼影片《云端共唱・卓越之歌》,广大师生校友在唱校歌的同时,看美景、思理工。
五十万米高空看武汉理工,是什么样?在武汉理工大学一分钟能有什么体验?世界各地的校友想对母校说些什么?
受《航拍中国》创意启迪,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创新采用航拍的视频形式,记录武汉理工大学的“三区五片”美丽风景。从飞马广场到雄楚门,从梅岭到水运湖,不同的风景承载着理工学子共同的记忆,同样的青春年华对“厚德博学,追求卓越”都有着不同的注解。《五十万米高空看武汉理工》视频一经发出,全网播放量近5万,引发广大校友无限感慨,“十五载沧桑巨变!待吾走遍马余南三院,感悟树荫照水的晴柔,领会飞马腾空的震撼,品味砖瓦飞花的清香,回忆宿舍师友的欢笑!”
(校友祝福母校。武汉理工大学供图)
你可以在知识学堂中潜心造访,在书山籍海中尽情遨游,在实验室中知行合一,在科技场中开拓期望……校庆献礼影片《理工一分钟》告诉你在武汉理工大学一分钟的体验。
熟悉的校园、青涩的青春、鲜活的回忆……一张张图片、一帧帧画面勾起了校友们难以忘怀的母校记忆。“母校是我的家园”“感谢母校在我最美好的年华,带给我最灿烂的回忆”“师恩如山、永世不忘”“愿母校再铸辉煌、桃李满天下”等,世界各地的校友通过专题网页和《校友dou回家》视频,在“云端”送上对母校的深情祝福。
“校庆日”期间,武汉理工大学依托专题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策划一系列云互动活动,激发广大校友的荣校爱校情怀,表达对母校的祝福。
截至目前,武汉理工大学新媒体上发布的系列视频、活动点击量达50万余次。该校将陆续云发布“合并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举办武汉理工大学首届云动会等,献礼学校合并组建20周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静 通讯员 谢小琴)
上一篇: 【机电学院】学校举行合并组建20周年捐赠仪式
下一篇: 【材料学院】技改担当 制“罩”安民——蓝国勇校友做客材料学院校友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