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社合处
  • 网站首页
  • 校友会概况
    1. 校友会简介
    2. 校友会章程
    3. 规章制度
    4.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1. 母校要闻
    2. 总会动态
    3. 地方动态
    4. 学院动态
    5. 通知公告
    6. 校友之光
  • 校友组织
    1. 校友总会
    2. 地方校友会
    3. 学院校友会
    4. 行业校友会
    5. 同趣校友组织
  • 校友服务
  • 校友活动
    1. 活动集锦
  • 校友之窗
    1. 武理友彩
    2. 人物动态
    3. 校友撷英
    4. 武理友才
  • 校友捐赠
  • 网站首页
  • 校友会概况

    校友会简介

    校友会章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母校要闻

    总会动态

    地方动态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校友之光

  • 校友组织

    校友总会

    地方校友会

    学院校友会

    行业校友会

    同趣校友组织

  • 校友服务
  • 校友活动

    活动集锦

  • 校友之窗

    武理友彩

    人物动态

    校友撷英

    武理友才

  • 校友捐赠
校友会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概况 > 规章制度

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校友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 : 2021-05-26 阅读 : 3305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中最可信赖、最应依靠的力量。为全面加强校友工作,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心的根情文化观,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友工作新格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心,准确把握服务为先、支持发展两项使命,牢固树立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的校友工作理念,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着力打造校友、行业、社会、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校友工作新突破,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根情文化。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心的根情文化观,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和服务理念,把校友工作领域拓展到学生成长、校友发展和学校事业的方方面面。

2.坚持服务为先,把握校友需求。把服务校友作为校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校友的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让学校真正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心灵港湾和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服务和贡献中谋求校友工作新发展。

3.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工作水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校友需求,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以校友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推动学校校友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三)总体目标

围绕学校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坚持服务校友、回报母校、互动发展、贡献社会的工作定位,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校友工作队伍,形成全校上下人人关心校友、人人参与校友工作的良好氛围,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友工作新格局,打造校友、行业、社会、学校合作发展共同体,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校友工作制度体系

(四)加强校友工作顶层规划与制度建设

完善校友工作制度体系,为校友工作和校友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校友工作制度体系,完善校友工作表彰制度、校友返校接待制度、校友信息收集管理制度等。学校制定校友工作中长期规划,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校友工作研讨会;校友会办公室要做好校友工作综合协调与指导工作,发现、总结校友工作的新情况、新做法、新经验;各单位要制定校友工作年度计划,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服务校友。

(五)完善学生关爱与校友关怀机制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校友,要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心的根情文化观,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善待学生,感受学生的感受,关心学生的关心,重视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持续跟踪关怀校友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坚持以校友的需求为导向,整合学校资源服务校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学校真正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心灵港湾和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着力构建校友和学校“共建共享共荣”的融合机制,打造校友和学校发展共同体。

(六)健全校友返校服务机制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感情为纽带,以交流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校友返校日、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好校友返校纪念活动,深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建立健全校友返校服务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为返校校友和聚会班级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到校友返校沟通有渠道、接待有场所、服务有保障,营造浓厚的“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引导校友为学校发展献策出力。

(七)推动校友活动品牌化制度化

开展“校友返校日”、行业高端论坛等活动,为校友提供与母校联络感情、交流思想、合作共赢的平台。做好“校友卡”设计推广,为校友返校提供便利服务。积极推进“校友之家”建设,将其打造成校友互动交流、互助发展的温馨家园。继续办好《校友通讯》,传播母校信息,报道校友发展,讲好理工故事,使之成为宣传校友、联系校友的有效平台。建设“捐赠纪念墙”,营造捐赠文化;策划开展“随心捐”“随手捐”“人人捐”“定向捐”等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捐赠项目,为校友支持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三、建立健全校友工作组织体系

(八)完善学院校友工作体系

各学院要完善校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加强对校友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成立学院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并配备专门的工作联络员,有条件的学院可设立校友工作办公室。学院校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开展学院的校友工作,支持和配合全校校友工作的开展,负责制定本学院校友工作计划、收集校友信息、接待校友返校、组织校友活动、为校友提供服务等。

(九)加强地方校友组织建设

持续加强地方校友组织建设,指导地方校友组织按章程规范开展组建、换届等活动,对于组织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不规范的校友组织,应加强沟通和督促整改。创新地方校友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因地制宜,引导其通过团建、公益活动、特色联谊等方式开展工作。加强海外校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海外校友信息资源优势,支持学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

(十)推进行业校友协同组织建设

行业理事(董事)会工作要与校友工作紧密结合,鼓励各学院推进行业校友协同组织建设,鼓励行业校友组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重点支持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校友组建校友创新联盟,促进行业交流与技术进步。

(十一)强化校友意识培养和学生组织建设

加强在校学生与校友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校友”的理念,从入学开始,采取座谈会、论坛、报告会等形式,增强校友意识。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走访校友等活动,使其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毕业班校友联络员选聘工作,组建校院两级毕业生年级校友工作队伍,组织开展校友交流活动,实现校友工作纵横覆盖、点面结合。鼓励校友类学生社团的发展,支持学生组织建设。

四、加快推进校友工作信息化建设

(十二)加强校友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

推动校友工作信息管理透明化、扁平化、便利化,建设校友工作数据采集、分析、共享的信息化平台,打造具有宣传、联络、交流、捐赠和查询功能的互动信息系统,提高校友的参与度,增强校友的归属感,提升校友工作效率,促进校友工作开展。各单位要在网络信息平台中设置“校友工作”专栏,宣传校友活动,提供校友服务指南。

(十三)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收集、整理校友信息,提高校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和有效性,建立数据完整、更新及时、安全有效、资源共享的校友信息数据库。注重信息互通互联,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充分挖掘校友信息的潜在价值,为校友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十四)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友工作

重视新媒体在服务校友中的作用,加强对学校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搭建校友工作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传播母校信息,联络校友感情,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校友组织建设、校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建设特色校友文化

(十五)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关爱

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环境,强化“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的校友工作理念,把校友工作前移到学生成长阶段,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善待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增强学生爱校荣校的品质和情感。

(十六)做好校友纪念品的开发和管理

校友文化纪念品是母校与校友情感的信物,是母校与校友情感的纽带。要积极开发能展现学校大学精神、文化底蕴、办学成就的校友文化纪念品;要加强校友文化纪念品的管理和运营,做到高质开发、规范使用、统一管理、注重效益。

(十七)提升校友的文化认同感

注重校史、院史、学科史等史料的抢救、发掘、收集、整理,积极宣传母校办学理念、办学成就和大学文化等,提升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在校园规划与建设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营造与保护体现学校发展历史的景观建筑,增强校友的历史认同,激发校友的爱校、荣校意识。

六、保障条件

(十八)加强对校友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定期专题研究校友工作,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校友会办公室要细化目标责任,明确任务,发挥对校友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作用。各单位要将校友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从各自特点和实际出发,明确发展思路,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保障校友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十九)加强校友工作队伍建设

不断充实校院两级校友工作队伍的力量,充分发挥有学生工作经验的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逐步建立一支规模在500人左右的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校友工作队伍。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创新工作方法,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健全专兼职校友工作人员岗位流动、考核评价、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十)增加校友工作经费投入

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及学院设立校友工作专项经费,保障校友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校友工作和捐赠引资业绩突出的学院实施奖励政策,在学院建设与学科发展中予以倾斜支持。

(二十一)建立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将校友工作纳入二级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对教学科研单位单设一级指标进行考核,对职能部门、直属(附属)单位在党政管理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指标进行考核。学校每年预算2000万元左右,用于校友工作与社会服务专项考核的绩效奖励。学校定期开展校友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总结校友工作经验,推动学校校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资料下载

校社合字〔2019〕1号 关于印发《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校友工作的意见》的通知.pdf

下载文件

上一篇: 武汉理工大学校友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下一篇: 武汉理工大学新媒体管理暂行办法(校党宣字【2016】7号)

武汉理工大学 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教育发展基金会 行业理事会 档案馆 继续教育学院 招生网 研究生院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友情链接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行业理事会
  • 档案馆
  • 继续教育学院
  • 招生网
  • 研究生院
  •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校友服务小程序
校友会公众号
基金会公众号
地址: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第二行政楼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651507 邮编:whutxyh@whut.edu.cn
Copyright © 2019-2020 武汉理工大学 | 鄂ICP备05003336号-1 | 技术支持:智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