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社合处
  • 网站首页
  • 校友会概况
    1. 校友会简介
    2. 校友会章程
    3. 规章制度
    4.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1. 母校要闻
    2. 总会动态
    3. 地方动态
    4. 学院动态
    5. 通知公告
    6. 校友之光
  • 校友组织
    1. 校友总会
    2. 地方校友会
    3. 学院校友会
    4. 行业校友会
    5. 同趣校友组织
  • 校友服务
  • 校友活动
    1. 活动集锦
  • 校友之窗
    1. 武理友彩
    2. 人物动态
    3. 校友撷英
    4. 武理友才
  • 校友捐赠
  • 网站首页
  • 校友会概况

    校友会简介

    校友会章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母校要闻

    总会动态

    地方动态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校友之光

  • 校友组织

    校友总会

    地方校友会

    学院校友会

    行业校友会

    同趣校友组织

  • 校友服务
  • 校友活动

    活动集锦

  • 校友之窗

    武理友彩

    人物动态

    校友撷英

    武理友才

  • 校友捐赠
校友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武理友才

乘风破浪走天堑 航运女杰出潮汕

发布时间 : 2018-01-11 阅读 : 1446

这批“商船”女生先后登上了长江轮船的驾驶台,当时感动大江南北的电影《乘风破浪》就是以她们为原型拍摄的。

1985年5月5日,“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汕头校友会”在国际海员俱乐部成立。莅会的诗词界前辈沈吟先生赋词一首,其中写道:“男儿如鹰,女儿似燕,更有长江舵把。千里楼船飞驾。”这里赞颂的是由汕头本土培养的新中国长江第一代女驾驶员。

抗战胜利百业待兴。一所由普宁籍爱国人士、国民党将领黄绪虞发起创办的“广东省立高级商船职业学校”(坊间称“商船”)于1945年11月11日在汕头民权路成立。这是一所旨在培养海运专才的中等专科学校。尽管战局动荡,生不逢时,首任校长黄宗德仍竭力支撑,在汕头的初创期为新成立的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汕头解放的第三天,商船学生到军管会静坐,请求政府接管学校。商船学校成为当时全市第一个被接管的学校。以沈思明为校长的新班子接管学校后,迅速稳定教学秩序,并于翌年春节开始招收新生。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招收工农推荐生及驾驶专业招收女生。在封建世俗观念极其浓重的潮汕,行船被视为高风险的行业,“行船走马三分命”,女人上船被视为“彩头不好”,更何况是当驾驶员。商船学校招收航海女驾驶员的消息,象一股无形的冲击波,冲击着刚解放的汕头。议论的、反对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但同时也激发了一批热血女青年冲破来自家庭、社会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报考商船驾驶班。这批花季少女,根本不会想到,日后,她们将成为新中国长江第一批女驾驶员。

经过严格的筛选,几名来自汕头市、潮州等地的女生,被录取到驾驶(7、8)班学习,为祖国的航海事业贡献青春是她们学习的动力。凭着英语词典死啃英语原版专业书,与男生一样在陆上和水上摸爬滚打,掌握航海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所以培养海运专才为宗旨的专业学校,由于解放初沿海被封锁,毕业生大部分分配到长江工作,没有上海船工作,使商船生们留下了终生遗憾。

1953年初夏,滔滔长江迎来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驾驶员。潮汕姑娘林幼华、罗烈芳、杨梦月、郑慧凤四人冲破世俗的偏见,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经几年苦读磨练,和同班的18名男同学并肩,获得了上长江轮船实习的资格。这一天,是她们一生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林幼华和杨梦月上“江汉轮”、罗烈芳和郑慧凤去了“江安轮”。同年秋季,又有驾驶(9)班的石若仪、杜悦芸、陈美芳、李正荣、李正德;紧接着又有驾驶(10)班的杨淑莲;驾驶(11)班的杨英琴、周纯哲、何意莉、陈少惠、曾洵斐、黄式玟、黄式玖姐妹等,先后登上长江轮船的驾驶台,她们的倩影,给长江航运带来了无限生机,带来了欢声笑语,也在滚滚长江洒下了汗水和泪水。这批女生和男生一样,从水手做起,抛锚拉缆穿钢丝,除尘铲绣刷油漆,还有爬桅杆挂旗,这些活既要体力也要有胆量。更主要的是面对浅滩暗礁,激流漩涡,复杂多变的长江航道,掌握拿舵引航。由于有在商船学校学到的扎实的专业基础,不到两年时间,她们顺利通过了三副考试,提前取得了驾驶员证书。1955年1月19日,是中国航运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三艘新船“人民1号”、“江新号”、“长江2002号”同时驶出上海滩。林幼华作为新中国长江第一名女驾驶员,站在“人民1号”的驾驶台上,正式执行三副的职责。随后而来的是罗烈芳、石若仪、黄式玟、黄式玖-----一时间,长江女驾驶员如同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闪耀大江南北。

这批商船学校培养出来的女生,艰难地战斗在长江天堑,历尽长江险滩恶浪的摔打,成为时代的典范。女驾驶员罗烈芳,上世纪50年代曾代表中国女性出席世界妇女女工大会;石若仪和黄式玟是长江两位新中国培养的女船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若仪在中央专用的“江峡轮”工作时,由于工作出色,毛主席曾在船上三次亲切接见她。黄式玟在船上从三副到船长连续干了30年,是长江上海至重庆全线的唯一女引航员。还有汕头内港女引航员李正荣励志的事迹,曾五次上中央电视台。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她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运女高级船员。当时感动大江南北的电影《乘风破浪》就是以她们为原型拍摄的。应该说,这批从潮汕大地走出去,商船学校培养出来的航运女杰,无论是辉煌的还是默默无闻的,都曾经是新中国妇女解放历史舞台上一道绚丽的彩虹。

今天,她们已是满头银髮之人,一些人已默默离我们而去。特定的年代,她们被诗化、被人为拔高、被极左思潮抹去女人的特征;还要承受封建礼教的无形压力,谨慎做人。在人生最美好之年,长年累月在水上漂泊,把一切献给祖国的航运事业。在辉煌的背后,给自己,也给她们的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苦乐只能默默承受,这就是真实的她们。
滚滚长江作证,这批从潮汕大地走出是商船女生,从青丝到白发,用她们的青春、心血,写尽了潮汕女性智慧勇敢、坚韧不拔的特性,在新中国的航运史留下了动人的一页。

(转自《汕头特区晚报》2013年9月9日第6版。作者是商船早期航海教员沈绕生老师之子。)  (1975字)

上一篇: 澳洲东岸行

下一篇: 回忆半个世纪前,永生难忘的军民鱼水情

武汉理工大学 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教育发展基金会 行业理事会 档案馆 继续教育学院 招生网 研究生院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友情链接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教育发展基金会
  • 行业理事会
  • 档案馆
  • 继续教育学院
  • 招生网
  • 研究生院
  •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校友服务小程序
校友会公众号
基金会公众号
地址: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第二行政楼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651507 邮编:whutxyh@whut.edu.cn
Copyright © 2019-2020 武汉理工大学 | 鄂ICP备05003336号-1 | 技术支持:智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