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科技张宗涛:不走寻常路,10年奋斗才能成就一家上市公司
小公司创业,没有名气,如何去开发市场?刚刚在中小板成功上市的路畅科技,它的创业秘笈:公司2006年创立,一开始就专注汽车导航仪,当时做汽车导航仪的主流厂商眼光都盯着汽车音响改装店的市场,路畅科技总经理张宗涛带着同事,把自家产品卖去汽车4S店,“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从此成为公司多年来最主要的销售模式。
2006年汽车导航仪是一个时髦科技行业,十年过去已很传统,张宗涛带领路畅科技二次创业转型,“2006年我们是要活下去,现在是要活得更好,活得更长,活的空间更大”。路畅科技已经开发出与汽车更紧密联系的“车机”产品,探索车联网的世界。
张宗涛认为自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二次创业依旧。
全景财经本期《约见?资本人》路畅科技(002813)董事、总经理张宗涛
视频正文:
刚刚在中小板上市的路畅科技,主营业务是汽车导航仪。记者对张宗涛的采访,自然从汽车话题聊起。
记者:你开车开了多少年了?
张宗涛: 12年。我开的车应该三四十种车,最普通的应该有十几万的,每个车可能开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半年。高档的,我们买了两台特斯拉,特斯拉开了很长,开了两年了,我们应该算是特斯拉第一批中国的车主之一。
记者:有什么最新科技的汽车,你们都会买?都会去试?
张宗涛:对,我们要买的,甚至核心的人要去体验的。
记者:你用过多少个车载导航?
张宗涛:除了特斯拉这种原装的没法拆之外,我开的车里面基本上都会装我们的,或者是同行的,我们会去体验。
谈创业。
记者:作为三个原始股东之一,2006年,你参与创办路畅,当初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创业?
张宗涛:我之前是在内地的一家国营企业,电力系统。毕业七年之后,就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样的,而且能看到未来自己十年和未来生活的样子。“有一颗不太安分的心”,然后就出来创业。出来创业其实也是个巧合,当时也是朋友介绍,就是目前我们投资方的大股东,他说,“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很高精尖的东西”,这是2001年跟我说的,“我们做什么呢?叫GPS”,我说这挺好的。这样,我们就来到深圳。
记者: 2001年的时候,投资人看中你,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张宗涛: 2001年的时候,Windows CE(操作)系统应该是接受的人还不多,我很有幸有这个机会接触过,,就是来深圳第一个工作是软件工程师,是干这个的。后来慢慢跟老板、跟大股东取得信任,然后慢慢的,压的担子越来越重,最后全部负责这个事。
记者:2006年创立路畅科技,在这之前有五年的时间,有点像是做准备的感觉?
张宗涛:我们应该算是做汽车导航产品比较早的一批人之一。2001年,我们应该是蒙着头,或者说在黑夜里头往前,也没有灯,往前去走的。
(2006年创立初期的路畅科技部分员工)
记者: 2006年已经看到非常大的商机了。
张宗涛: 2006年那个阶段,基本上大势已明,它不存在行业行不行,有产品,你把市场给开拓好,你就能做好。
记者:一开始就很顺利吗?还是说其中有些困难?
张宗涛:一开始,比如说你认为在理论上可行的一个产品硬件或者软件的方案,但实际上到车上之后它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们的车有可能会在北方零下40度的地方去开,也有可能在海南岛零上30多度甚至40度去开,也有可能在西部的沙漠,各种不同的恶劣环境下去运用。所以说我们当时在环境实验这一块,我们其实是花了很多心思。走过不少弯路。
(2006年路畅科技早期开发的产品)
记者:你把这个产品卖给第一个客户,是谁?当时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张宗涛:我记得很清楚,其实(GPS)这个行业2005年已经有一些做得不错的同行,都已经占领了好多市场,他们主要(卖给)汽车音响改装店。我们那时候很小嘛,产品我们没问题,我们很自信,但是我们怎么去撬动市场呢?当时我们就找到了他们(同行)没有关注到的,就是汽车4S店。所以我们当时第一个地方,我们很清楚的是去厦门,厦门一个做广汽丰田4S店。我带了我们姓刘的一个经理,我们俩一块儿去跑。
记者:为什么是在厦门呢?
张宗涛:厦门很巧,它也是一个相对发达的,但又不像深圳、广州、上海、北京这些地方,而且失败了其实影响也不大。当时一台我们的产品为他的每台车,在那个时候,每台车能多带来将近1万元的利润。
记者:当初走4S店的销售模式,你们算是国内首创吗?
张宗涛:国内首创,别人没关注这一块,我们开干。因为我们当时公司小,没有名气,你怎么去开拓市场呢?只能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你一旦取得信任之后,这就是你的市场。现在看来,坦白说也是碰对了,有点运气的成分。
记者:到4S店销售这种模式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它已经变成你们最主要的一个客户模式呢?
张宗涛:在2009年的9月份,我们才开始去开辟4S店以外的渠道,比如说批发、零售(渠道)。所以说,从2006年到2009年,(汽车4S店)一直是我们的主力渠道。截至目前,4S店渠道还是我们最主力的渠道。
(2008年 张宗涛)
(2010年 路畅科技部分员工)
记者:回过头来看,经历了这十年,发展趋势是怎样?
张宗涛: 2012年之前,应该是这个行业快速的一个发展期,2012年之后,形成一个平台期。平台期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的衰落,只是意味着这个行业需要革新了,需要创新了,需要有新产品、新模式去颠覆了。
其实路畅从2014年开始就在做我们的一些战略调整,从原先主要依靠后端市场,就是刚才说的4S店和改装门店的市场,同期去发展前装市场、汽车厂,因为最终汽车厂市场应该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市场。
路畅科技创立一开始,就专注车载GPS,产品主要供给汽车4S店,近年逐渐与国内汽车厂商合作。如今在中小板成功上市,张宗涛说,压力更大了,公司要寻求更大的发展。
记者:做车载GPS的,实际上是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怎么来面对这么多的同行?
张宗涛:这类产品不像手机,一年半换一次,甚至半年换一次。一旦装到车上之后,至少要五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如果选择这样的产品,一定要选择一个有品牌、有实力的公司出品的产品。所以说,现在后装市场,比如说我们现在进行的大型的经销商的招投标,基本上我们看到的面孔就那几家,就是行业一线的那几家。前装门槛就更高了。前装一个车型的开发,至少差不多三年时间,一个新车的开发。我们跟随汽车厂这三年,我们要把我们的产品去开发配套这个汽车同步上市,汽车的生命周期至少是十年,也就是说你这个产品一定要满足别人十年这样长的一个生命周期,这不是一般小公司能承受得了的。
记者:你们不担心手机导航之类的冲击?
张宗涛:这个不担心,这个问题好多人问过,手机导航其实是导航,导航说实在,用手机导航跟用车用导航没有区别,我们更注重的,现在比如说安全驾驶,辅助驾驶。今天我们所做的东西不能叫导航了。我们其实从2015年开始,我们提出,叫“智能车机”。
(路畅科技最新的智能车机产品)
为什么叫智能车机呢?车机跟车有更紧密的联系,它可以实时知道车内部的运行状态,比如发动机的状态、空调的状态,车的状态,而且它可以通过它的屏幕或者语音去提示车的一些,比如说门关了没关,你后备箱是不是关好了。所以,车机能做的事情其实不仅仅是导航。
记者:像咱们路畅是从车载GPS发展起来的,其实围绕着跟车相关,很多厂商也在往这个方向。
张宗涛:确实,随着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智能汽车的发展,好多互联网公司也好,各路人马都涌向汽车这个行业,为什么呢?大家都看到这是一个机会。从车机来说,其实很多公司,比如说原先做平板电脑的,原先做手机方案公司的,有各路的资本和资金、人员涌入这个行业内,我们其实不担心,而且我们认为,这个行业足够大,不用担心他们过来了你就没有饭吃,他过来之后,有可能把这个蛋糕做得更大,我们跟着都沾光。
记者:如果你想象一下公司未来的场景,路畅科技提供的跟汽车相关的产品的利用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
张宗涛:我们现在做的基于雷达的辅助驾驶,原来只是一个摄像头,然后去测,现在可以加雷达,我们都在做预先的研发。我们会随着整个汽车智能化大的进程去发展我们公司,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的智能辅助驾驶,甚至无人驾驶这样一个产品和技术。
上一篇: 王云:"中国海监83"船长
下一篇: 中国“徒弟” 俘获德国“师傅”“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