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徒弟” 俘获德国“师傅”“芳心”

7月,位于高安市工业园区的江西璐克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正红火。总经理卢晓斌告诉我们,公司的主营产品——工业接头、消防与汽车配件畅销欧洲,订单排到了今年年底。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值5100万元,同比增长36%。就是这家投资规模仅6000万元的企业,从跟着德国“师傅”学,到产品质量超越“师傅”,实现了由“追随”到“领跑”。
现在,公司主营产品——工业接头获得德国和欧盟的质量认证,广泛应用于欧洲各国的空中加油飞机和能源输送管道;国内每3辆汽车就有一辆汽车的驾驶室后视镜底座出自璐克斯。去年,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求变引领企业未来 璐克斯的成功,凝聚着卢晓斌创新求变、超越自我的努力与梦想。
卢晓斌是高安市杨圩镇的普通农家子弟。1992年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福建南平的一家国有汽车配件厂工作。1997年,卢晓斌抛弃这个“铁饭碗”,到泉州一家外资精密制造厂担任技术人员。由于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他熟悉掌握了机械制造技术、商务接待、外贸流程等知识。
2001年,璐克斯在泉州注册成立,卢晓斌做起了国际贸易,承接国外订单,联系国内的企业来做,并为代工企业提供技术。然而,由于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产品质量经常得不到保障。有一次,公司接到西班牙一家公司300多万元的精密锻件订单,货品发过去却因为质量不达标,全部被拒收。卢晓斌一咬牙,把这批不合格的货品全部销毁,并高薪聘请这家西班牙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作指导,重新生产。 有了这次深刻的教训后,卢晓斌决心自己买设备,兴建自己的生产车间。2009年,他又把企业整体搬迁回家乡高安,并投资1.3亿元兴建了3个厂区,分别生产工业接头、消防设备、汽车配件。 “家乡政府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政策和帮助。”说起家乡的创业环境,卢晓斌竖起了大拇指。
璐克斯走的是高端路线,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现在,卢晓斌正努力开拓国内高端市场。高安市政府也在积极帮助卢晓斌申报建设科研中心、检测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三个平台,为企业抢占国内市场开辟绿色通道。 获得大批欧洲客户订单 2014年,德国最大的消防设备制造公司——AWG慕名联系到璐克斯,希望合作生产消防接头。卢晓斌立即张罗着迎接这家公司的考察,没想到对方不来考察,直接签订了长期供货订单。 为满足AWG公司订单需求,卢晓斌新建了一家名为博登科技的子公司,专门生产消防接头,年产值达2000万元。 卢晓斌用“中国智造”俘获了德国制造业这两大巨头的“芳心”。他还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欧洲市场。法国、西班牙、波兰、意大利、瑞典等20多个国家的客户来了。
目前,璐克斯已在德国、波兰设立了营销分公司,并计划明年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巴西设立营销分公司。 学得来技术,学不来技术创新能力。卢晓斌说,要发扬工匠精神,唱响“中国智造”,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加快产品的创新研发力度。公司因此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由于每个国家的工业接头型号、标准不一样,卢晓斌认真琢磨每个国家接头的优缺点,通过改良加工设备、加工精度,发明了“干式快速接头”,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深受欧洲市场欢迎。
目前,璐克斯已经拥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并通过了德国TUV质量体系认证,具有欧盟认可的PED资质。 从按图索骥到自主设计 见到卢晓斌,他正忙着用光谱分析仪检测新开发的工业接头,“我们是德国制造业巨头阿拉佛拉克斯公司的供应商,这批订单就是由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德国标准工业接头。” 璐克斯与这家主要生产能源输送管道的德国公司结缘,还得从2003年说起。当时,阿拉佛拉克斯公司在中国各地寻找合作伙伴。可很多国内工业接头生产厂家未接触过国外型号的接头,产品质量、精度都达不到德国公司的标准。 卢晓斌得知这一商机后,主动上门洽谈。阿拉佛拉克斯公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了一张工业接头图纸,限15天之内拿出样品。卢晓斌从原材料采购、模具设计、产品铸造、打磨加工等环节严格把控,并优化现有工艺。最后阿拉佛拉克斯公司初步认可他的产品,当即下了12个系列的工业接头订单,并派出技术人员给卢晓斌当“师傅”。 德国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指导,让璐克斯的工业接头品质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高,现在,璐克斯根据客户要求自主设计产品。订单也呈爆发式增长,成为阿拉佛拉克斯公司在中国唯一的供应商。
今年5月,阿拉佛拉克斯公司总经理飞到璐克斯考察。他握着卢晓斌的手,夸赞说:“璐克斯的产品比德国国内生产的产品质量还要好!”“‘尊严’来自于实力。那时我感受到中国智造的力量。”卢晓斌充满自豪。
上一篇: 路畅科技张宗涛:不走寻常路,10年奋斗才能成就一家上市公司
下一篇: 黄松:东风猛士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