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陈蕾应邀做客理工大讲堂
“对我来说,‘水立方’不是终点,而是起点。”10月25日,水立方执行总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我校校友陈蕾应邀做客理工大讲堂,讲述她饱受历练、破茧成蝶的人生历程。(详见“校友风采”之陈蕾:她为水立方注入了生命)
报告会之前,校党委书记刘伟会见了陈蕾,并与之进行了交流座谈。刘伟书记高度评价了陈蕾校友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称赞她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并欢迎她经常回母校讲学,传授她的成功经验。陈蕾向学校赠送了她参编的著作《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成果汇编》。
报告会由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主办。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友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千余师生听取了此次报告会。
陈蕾校友的报告,生动精彩,并配以一张张“难得一见”的照片,使与会者受益匪浅,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大学:入学受挫折 四年颇平凡
由于父亲在设计院工作,陈蕾自幼对建筑设计很感兴趣。“我最喜欢晒蓝图的氨水味道。”但因绘画测试不合格,她与报考的建筑学专业失之交臂。“当时很着急,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陈蕾回忆道,“但我还是选了相近的工民建,一直关注并自学建筑设计。”
“即使没有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但不妨将其作为一种爱好坚持下去。”陈蕾建议,“那些知识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大学期间,我的成绩只是中游水平,奖学金一次也没拿。”陈蕾笑言,“这说明任何人都可能做出成绩。”
工作:自己很老实,很幸运
陈蕾从毕业参加工作直至建设水立方,一直在中建一局四公司技术部工作。“我专注于技术,很老实。”陈蕾说,“曾想去考外贸方面的大学,但最终没有被录取。现在看来是塞翁失马。”
参加工作之初的艰苦环境,造就了陈蕾的优秀品质及思维能力。“我一直是在实践中学习,边工作边成长的。”
“我很幸运,赶上了城市广场、国贸二期等不错的任务。水立方也是赶上了奥运的春风,公司不拿到这个项目就不会有我个人施展的机会。”
“水立方”四年 使她走向成熟
“大家看到的是水立方建成后的五光十色,看不到它背后的压力。”水立方不同于其它奥运场馆,建设水立方的资金全部来源于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他们会经常来视察工程的建设以及资金使用的情况。”陈蕾说,“加之技术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我担着很大的责任。”
北京适宜施工的季节不多,工期因诸多因素被一再拖延。陈蕾提到04年8月27日的突发状况,那天爆发了北京气象史上从未有过的陆地龙卷风,几乎将她之前的努力毁灭殆尽。“自己仿佛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幸亏最终将其定性成自然灾害。”
陈蕾认为,诚信、严谨、表达能力、韧性、沟通协调以及身体条件这六个因素造就了她的人生,也造就了“水立方”工程。“我总是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事做好,让别人挑不出毛病。”
“水立方”发言人:我为我们骄傲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无以复加的长方体平静地表达了对主场的礼让与尊重,与“鸟巢”相得益彰,既融汇了“天圆地方”的中国文化,也是中西理念的一种交融。”陈蕾介绍“水立方”时说。
而她也是水一样坚韧的女子。历经许多困难和磨练,拥有柔美气质的她成了“水立方”当之无愧的发言人。“国家游泳中心是里程碑式的工程,我们做到了,我为我们骄傲!”
讲起与温总理的会面及担任残奥会火炬手时的情景,陈蕾也是一脸自豪。“总理很务实,视察工作离开前专程和技术人员又握一次手。”“火炬传递时,我的前后两棒都是残疾人,既然他们可以做得那么好,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得更好。”
上一篇: 校友张国良先生向学校捐赠1000万元
下一篇: 我校派员参加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第22次研讨会